+86 - 21 - 5566 -8921

Think.
Design.
Develop.
Action.

预约我们的数字化专家
1v1为您提供服务

我们将为您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包括竞品观察,行业数据分析实施方案及对应预算等

  • 您需要:
  • 您希望:

您所提交的信息将严格保密,且不以任何形式透露给任何第三方

再想想,稍后预约

超全案例实操:解锁认知偏差设计理论

发布于2025年04月16日

随着UI设计行业日渐成熟,很多约定俗成的设计让我们逐渐忘记其背后的原因。因为设计以人为中心,必然要求我们对设计心理学有所了解。

今天分享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偏差在设计中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做设计时把握重点,做优化时避开大动脉,做汇报时能头头是道。

认知偏差,人由于信息处理能力有限和“懒惰”会采取简化策略,用既往经验或借助环境和他人进行信息补足,导致认知与真实情况有所偏差。

今天按用户体验产品的四个阶段信息获取、决策行动、体验反馈和回访,去分析认知偏差理论如何指导设计。

信息获取

01.png

曝光效应: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按自然界常见的黄金比例为设计更美观,再如横幅会多次曝光一样的广告语。

曝光效应和“曝光物”的正面度、复杂度、曝光次数和时间有关,一般次数在10~20次之间能达到最大的喜爱度,再多就开始减少。

因此设计在落地品牌一致性原则时,并不会直接重复应用logo,而是插入相关视觉元素如品牌色、logo图形等等来丰富视觉。

首因效应:由于用户一次性接受信息有限,一般只会关注序列最前的任务及周边。因此需要按优先级合理安排入口位置,也可以用于提升入口点击率。

面部效应,图片优势效应:视觉吸引力排序,含人脸的图像>图像>文本。社区产品尽可能的应用头像拉近和用户距离,如Instagram在评论输入框增加头像营造交流平等氛围。

框架效应:同个事物的描述,用户更倾向于条理清晰或有利的方案,即正向表达的转化率更高。

决策行动启动效应:人们在先前不知不觉受的刺激会影响下一次的感知行为。不要轻易改变用户内隐记忆。如缩放控件一般「缩小」在左,「放大」在右,符合右利手的思维。还有电商促销中经常使用红色刺激用户消费,如宜家促销产品页面就采用了红色。

锚定效应:人们在做决策时,容易被先接收到的信息(锚定点)影响。如电商产品会放大优惠信息,即便非用户计划清单内的也可能会被选择。 

飞猪住宿预定按钮淘宝限时活动购买按钮小红书商城价格显示美团价格显示

权威效应,从众(羊群)效应:顾名思义,人们容易受到权威人士或所属群体行为的影响。平台产品对用户和内容均有标签。内容方面除了消费后的评价体系,也会花样收集或可视化其他互动数据如facebook的小组有推荐值,豆瓣贴子显示评论数。

登门槛效应:当用户接受了一个小要求,为了保持前后一致印象(认知协调)可能会接受更大要求。比如用福袋、新客红包、免费试用等建立用户和产品的联系,就是降低用户第一次使用成本和心里门槛。

02.png

禀赋效应:人们更倾向于高估自己拥有的东西,而忽略客观价值。如用户在某团外卖买了会员券后就会认为其他平台不会有比这个价更低的了。
资讯模糊:人们会下意识避开资讯信息不足的项目。因此在设计时需要注意文案简洁一致易懂,避免专业术语,必要时进行注释或跳转更多信息。 

简洁清晰语序语态用词一致易懂(必要时配合注释)易懂(避免行内专业术语)易懂(统计用阿拉伯数字) 

当下偏差:人们更倾向于即时收益,而非未来更大的收益。

风险规避(佩尔兹曼效应),当用户感受到风险时会变得更谨慎。零风险偏差,即使在有方案降低风险的情况仍更希望完全消除风险。因此在购买或注册前需消除用户顾虑,给用户安全感,如在电商产品中用户更倾向于退货包运费险。

03.png


光环效应:某个显著特征或亮点会被扩大,导致改变整体看法。如网易云从2020年的乐评切入到线上线上配合营销,用户运营在短期内弥补了音乐版权较少的问题。
宜家效应:该效应源于宜家家具购置后需用户自行安装。用户对自己参与创造的产品倾向给予高度评价。可以引导用户参与贡献自己的价值。

真相错觉(效用层叠):越重复,人们越容易相信。所谓“三人成虎”。拼夕夕砍一刀活动中就有很多真相错觉,不同阶段利用不同文案和视觉表达重复灌输“真相”信息,如滚动提示附近的人/朋友刚提现成功,离成功推下提现卡还差0.01毫米等等。

确认偏差(刻板印象):人们总会在后续经历中验证已持有的观点,即看自己想看的。因此对外需避免负面评价固化成标签,对内需跳出身份局限追求更好的设计体验。比如设计在满足了易用性后需要注意包容性(情感化),如emoji平等展示不同肤色。

沉默成本,投入越多越难放弃。蔡格尼克效应,人们总是对未完之事念念不忘。像签到打卡,勋章收集等设置好阶段成就激励(包括进度展示),一旦开始投入就会很难放弃,也是游戏化设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