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我们将见证创造力与创新的奇妙融合,这种融合无疑会点燃我们的想象力。今年,设计领域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多样性,从大胆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表达,到抽象而富有哲学意味的创意构思,再到自然主义的细腻与真实,每一种风格都在以独特的方式挑战传统,突破界限。同时,前沿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广泛应用,正为设计带来全新的可能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对设计的固有认知。
跟随雅黑一起探索2025年十大平面设计趋势:
NO1. 概念与抽象
在当今视觉信息泛滥的时代,设计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设计往往依赖于具象的形状和明确的视觉元素,这种形式虽然直观,却常常受限于现实的边界,难以触及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思想。然而,抽象设计的兴起,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以一种富有创意的方式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束缚,无需借助可识别的形状来表达想法。
抽象设计的魅力在于它为个人解读留出了广阔的空间。它摒弃了具象的限制,转而通过色彩、线条、形状和纹理的自由组合,创造出一种开放性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解读,而是允许观众根据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力,赋予作品独特的意义。设计师通过抽象的形式,能够以一种更直接、更纯粹的方式与受众建立联系,引发共鸣,激发思考。
这一趋势的兴起并非偶然。它与数字工具和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紧密相连。在数字时代,我们的视觉感官被海量的图像和信息不断轰炸,传统设计的表达方式逐渐显得单调和无力。抽象设计以其复杂而富有层次的视觉效果,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新颖的选择。它既能够满足人们对视觉刺激的需求,又能够在复杂中保持一种简洁和易于理解的美感。这种平衡使得抽象设计在现代设计语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和吸引力的风格。
NO.2 叙事性动画
叙事性动画已经从简单的动态图形,用于吸引注意力,演变成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中的核心力量,它在2025年将继续流行。最初,动画仅用于为静态视觉元素注入生命,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已经变得更加精致,并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2025年的动画与2024年相比,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超逼真且表现力强大的动画的兴起。人工智能工具在2024年已经崭露头角,但在2025年将实现重大飞跃,影响动画的风格本身,生成复杂、流畅且近乎逼真的动画,即使这些动画是抽象的。这种技术进步为设计增添了新的精致感,使动画能够捕捉到一年前还难以实现的真实感。

2025年的动画风格更加注重流畅和自然的运动,摒弃了过去尖锐、僵硬的表现方式。借助改进的矢量动画和实时运动模糊技术,即使在简约的设计中,也能实现逼真的效果。这种趋势不仅提升了视觉体验,还增强了用户与设计之间的互动性。
NO.3 情感驱动的角色
在设计领域,角色一直具有讲述故事、传递情感的力量,而在2025年,它们将成为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无论是古怪、严肃还是俏皮的角色,精心设计的角色能够迅速为项目定下基调,其情绪、表情和行为直接影响观众对设计的感受。
随着2D和3D动画技术的不断进步,角色的动作和情感表达变得更加自然和逼真。它们不仅能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微妙方式传达情感,还能通过流畅的动作和反应增强设计的亲和力与人性化。这种趋势在网页设计、平面设计以及动画领域尤为明显。例如,在网站设计中,动画角色可以引导用户完成流程,为界面增添趣味;在平面设计中,角色则为包装和社交媒体活动注入活力与温暖。

此外,AI技术在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AI不仅能够生成角色的初步草稿,还能根据观众喜好和情感需求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角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这种技术与创意的结合,使得角色设计在2025年更加注重情感共鸣,帮助设计行业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角色设计在2025年将成为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情感纽带,通过生动的表情、自然的动作和富有表现力的情感,让设计更具人性化和吸引力。
NO.4 自然新主义
自然新主义是一种设计趋势,为自然美学带来了转折。它将时尚、现代的设计与朴实的元素相结合,营造出既精致又接地气的外观。受过程艺术、后极简主义和简约生活的启发,这一趋势崇尚简约,同时增添了一抹自然的原始之美。

传统的自然主义通常侧重于对自然的现实描绘,而自然新主义则采取了更抽象的方法。它常使用使用黑色、白色、赤土色和深绿色等大地色,设计更加时尚、简约。比如:包装和产品设计可以受益于自然纹理和柔和的色彩,赋予触觉品质,与趋势对自然美的关注产生共鸣。

NO.5 复古风潮 call back

设计师们从复古元素中汲取灵感,如醒目的排版、复古的配色方案和老派的电脑美学,但通过更流畅的动画、更清晰的线条和高分辨率的视觉效果对其进行更新。简而言之,“复古新风”风格就是将老派风格与当今技术相融合。 2025年,复古趋势将更上一层楼,对新粗野主义、新迷幻主义以及受20世纪早期和中期动画启发的卡通风格插画进行更精致的演绎。

2025年,复古风格在平面设计中通过采用大胆的形状、块状布局和复古配色方案得以体现。想象一下20世纪80年代的海报或70年代的专辑封面,以毫不掩饰的排版和更简洁、锐利的线条重新演绎。
NO.6 个性化设计
个性化是一种营销工具,可帮助品牌微调其广告和消息,以便更好地与特定受众建立联系。在平面设计中,这意味着打造能够直接与个体用户对话的视觉效果,自然而然地使设计显得个性化,而非千篇一律。
2024年,个性化就已经很重要,主要集中在基于广泛类别(如人口统计、位置或过往购买记录)的定向投放。这种方式有效,但很多时候相当静态。人们会看到根据其大致个人资料(如他们之前点击的内容或居住地点)进行个性化的内容,但它并不会根据他们实际的互动方式实时变化。 2025年个性化设计的不同之处在于向行为驱动型设计的转变。

人工智能驱动的定制:现在能够跟踪用户的滚动、点击方式或在某些元素上花费的时间,然后即时调整界面。这包括布局、配色方案或内容类型,一切都可根据人工智能从用户当前体验中所学到的内容进行改变。
预测用户需求:如果有人对某些内容或视觉效果有明显偏好,人工智能可以预测这一点,并在他们甚至还未意识到自己想要之前就提供相关内容。这几乎就像网站或应用程序能读懂他们的心思。
实时界面调整:新工具可根据用户的行为,甚至他们似乎所处的情绪状态,实时改变用户界面。例如,如果有人快速浏览网站,设计可能会简化,只显示关键内容。如果他们不紧不慢,设计可能会在他们探索时提供更详细的选项或更丰富的内容。
实时反馈循环:如快速投票、点击跟踪或热图等。然后设计可根据这些即时数据进行调整。 网页设计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网站不再是静态的,而是根据访问者的不同而变化和适应。这包括根据过往购买记录推荐产品,或调整主页以匹配用户的浏览习惯。
NO. 7 极简风美学
极简主义设计自诞生以来,一直以其简洁、清晰的特点深受用户喜爱,而到了2025年,它已经从最初的减少杂乱,发展为一种充满活力且绝不枯燥的美学理念。如今的极简主义设计不仅保留了简洁的核心,还通过巧妙的交互元素、流畅的动画和细腻的色彩层次,为用户带来更具吸引力和惊喜感的体验。

在网页设计中,极简主义以大量留白空间、清爽的白色背景和简洁的线条为基础,搭配流畅的滚动动画和交互式设计元素,让页面在保持简洁的同时充满生机。这种设计不再用过多信息和视觉效果轰炸用户,而是通过一次聚焦于一个关键元素,引导用户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悬停效果、视差滚动等交互功能,增加设计的趣味性和深度。

2025年的极简主义设计在色彩和排版上也更加精致。配色方案更加细腻,运用渐变和微妙的色调来增加层次感,而字体设计则更具创意和个性,既保持了简约,又不失独特性。这种趋势的魅力在于将简约转化为动态的呈现,通过现代工具和技术,让极简设计融入更多互动性和视觉吸引力。
在用户体验方面,极简主义设计通过优化布局、减少干扰,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浏览和理解信息。它不仅适用于高端品牌、奢侈品和科技初创公司,还广泛应用于需要强调视觉美感和功能清晰度的项目,如SaaS平台、投资组合网站或以产品为中心的在线商店。
NO.8 数据可视化 Up Up

下一代数据可视化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趋势,由数据可视化领域的一些微观趋势共同构成,传统的静态图表和仪表板正逐渐被动态、沉浸式的所取代。这种数据可视化的演变将图表融入应用程序的各个部分,因此你不再只是盯着屏幕上的数字,而是能够实时且结合上下文与数据进行交互。
定制也是这一趋势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户现在可以创建自己的图表,从小部件中进行选择,甚至将数据直接固定到他们的主页。这种级别的个性化意味着用户可以深入了解对他们最重要的细节。随着AI和机器学习的进步,数据分析现在更具对话性。
NO.9 创意人工智能设计
AI的另一个重要优势在于其学习和适应能力。它可以根据用户反馈和设计趋势不断优化建议,为设计师提供更具创意的灵感。这种智能化的设计辅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推动了设计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2025年AI在设计中的应用已经从工具层面升级为创意伙伴,它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还为设计师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帮助他们在技术与创意的融合中找到新的突破。
NO.10 创意字母排版
在2025年,创意字体正将排版艺术推向令人激动的新领域,设计与艺术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为视觉传达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过去,复杂的展示字体常因可读性差而被忽视,但如今,它们正转变为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兼具视觉冲击力与实用性。现代展示字体和装饰字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平淡无奇,而是通过模仿自然纹理(如岩石的粗糙质感或水彩的流动性)、借鉴日常物品和传统绘画技巧,为设计增添更多个性。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在字体的视觉效果上,还在于其对用户体验的提升。在网页设计中,创意字体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动态效果,使文本成为视觉体验的核心部分。在UI/UX设计中,创意排版以俏皮或优雅的方式增强用户交互体验。此外,可变字体和定制字体的兴起,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个性化选择,满足不同品牌和项目的独特需求。